[2021年三个特色产业]之——乐器
近年来,我市重视乐器产业发展,有效落实《关于推动全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辽宁省推进文化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0年)》等政策,乐器行业已发展为特色产业之一,成为宣传我市的亮丽名片。
一、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我市乐器制造及配件生产企业有50余户。其中钢琴制造企业有11户,提琴生产企业有十余户,乐器配套件生产企业有二十余户,其中琴凳产能20万个,居国内前三位。2019年,全市乐器行业实现产值3亿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乐器企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截至2020年12月份,乐器行业实现产值约2.5亿元。
二、产业发展情况
“十三五”期间,我们对乐器产业的发展做了规划,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盘活品牌商标, 加大宣传和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我市乐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有效盘活乐器资产和品牌。2019年3月,在营口市委、市政府努力推进下,东北钢琴乐器有限公司取得北厂区东部地块和“诺的斯卡”品牌, 原址成立东北钢琴乐器有限公司,历时近百年的“诺的斯卡”品牌得以重生,企业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在2019年、2020年,盘活后的东北钢琴乐器有限公司“诺的斯卡”品牌钢琴两次亮相上海乐博会,颇受业界关注。同时,东北钢琴正在打造集传统钢琴生产、乐器市场推广、钢琴历史文化宣传、音乐培训和教育、音乐主题广场五大板块为一体的东北钢琴乐器文化产业园,将成为营口新的文化地标打卡区。
二是探索文化产业新模式。在继承传统钢琴制作工艺的同时,积极应用互联网和新技术,以品质和工艺为基础,通过技术研发、资源整合、模式创新、跨界融合,提供个性化的产品、便捷的服务、极致的体验和超预期的价值。2020年年初以来,为减轻疫情对行业的影响,乐器企业发挥企业优势,与经销商、社会培训机构及钢琴专业教师等开展合作,利用抖音、快手APP等社交媒体,向大众传授乐理知识,推介积极向上的音乐作品,取得较好的社会影响。
三是引导乐器企业加强与世界知名乐器企业技术交流合作,积极扩大对外出口。营口富森木业制品有限公司的钢琴凳、乐谱架等配件产品出口日本、韩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美国等20几个国家。
四是组织乐器企业参加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等知名展会。以展会为媒介,加强与业界交流合作,向国内外知名品牌看齐,努力吸引更多东北亚客商前来洽谈业务,亮出“营口乐器”标识。在“营口礼物”“营口工匠”评选、区域文化交流等活动中,协助业务主管部门积极展示和推荐我市传统乐器品牌,重塑我市乐器企业及产品形象,提升我市乐器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2020年市商务局组织了营口礼物评选中,我们推荐了两个乐器品牌——东北钢琴和于泊手工提琴,以扩大乐器产品的影响力。东北钢琴乐器有限公司、辽音提琴(“于泊”手工提琴)获评“营口礼物”,东北钢琴乐器有限公司三角钢琴获评2020“辽宁礼物”匠心奖。
五是积极普及音乐知识,培养本土乐器专业人才。积极配合文教部门将乐器专业纳入首批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建设项目,鼓励和支持校企共同推动乐器产业发展,培养优秀的乐器相关专业技术技能人才。
三、发展方向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突出品牌效应,做强“诺的斯卡”等传统优质品牌;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接续培养制度,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以钢琴、提琴制造为主,琴凳、谱架、箱包等系列乐器配套产品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重塑“营口乐器”这一知名地域品牌。
(一)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是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创新。以东北钢琴等为龙头,带动企业在新产品开发和文化创意、设计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引导企业设计研发新产品。积极跟踪世界电子乐器和数码音乐市场发展动向,加强对最新科技成果和新材料的应用,开发电子数码乐器新产品,适应世界乐器产品发展新潮流。与乐器专业学院等单位建立产学研长期合作关系,通过聘请国内外专家设计研发新产品、推广新技术,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档次,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市乐器产品升级换代。
二是以营口乐器产业园区为抓手,鼓励企业推出并做强品牌。牵动我市文化产业招商引资,重塑和打造 “诺的斯卡” 钢琴、“于泊”手工提琴等品牌形象,为重新打造乐器之都提供有力支撑;鼓励文化企业参加深圳文博会、上海乐博会等国际知名展会,积极参与“辽宁礼物”“营口工匠”评选等品牌推介活动,支持营口乐器企业实施品牌战略,重新打响“营口乐器”等传统品牌。
三是推动乐器产业集聚发展。鼓励企业组建乐器企业联盟。支持行业内优势骨干企业以品牌、技术、资本等要素为纽带,组建大型企业联盟。实现原料采购、产品生产、产品销售的统一;发挥现有技术优势,细化分工,拉长乐器产业链,改变乐器产业“小、散、弱”的现状,壮大行业实力,最终实现集团化发展。
(二)用好扶持政策,助力乐器企业发展
鼓励乐器企业上规入库,对入库企业给予资金奖励;积极参加沈阳、上海、深圳等知名乐器及文化产业展会。经专家认定的拥有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新产品、新技术的企业,给予适当奖励。
(三)积极普及音乐知识,培养本土乐器专业人才
一是发挥校企联盟的作用,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展开多方位合作,加强科研技术攻关和专业人才培训,可采取定向培养的方式,学员提前与相关乐器企业签订用工合同,明确最低薪酬;把开展中小学校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在中小学校增设器乐课或成立器乐演奏社团等形式,鼓励乐器生产企业与学校之间加强联系,将性价比较高的乐器产品作为教具引入中小学音乐课堂,鼓励和支持校企共同推动乐器产业发展,培养储备优秀的乐器相关专业技术技能人才。
二是制定人才培养补贴政策。采取定制培养的方式培养技术人才。组织乐器从业人员参加营口戏曲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开设的乐器制造、乐器演奏、乐器调律、乐器维修等专业技术培训,为乐器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